三種提煉黃金技術優缺點對比

一、提煉黃金設備投資比較:
氯化法:上述的國內三家采用氯化法的精煉廠,都是從瑞典玻立登公司引進的技術和關鍵設備。投資巨大,總投資都在3千萬左右,設計規模為每年生產100噸 左右。
王水——萃取法:目前只有紫金集團和廣東河臺的黃金精煉廠比較成熟。生產規模100公斤/天,設備總投資約為600萬元 左右。
電解法:生產規模100公斤/天,設備總投資約為400萬元左右。
二、產品質量和技術控制難度比較:目前以上三種工藝的產品都能達到穩定的質量保證。在質量控制的技術難度方面,氯化法和王水—萃取法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。必須擁有一批比較熟練過硬的技術骨干。電解法對操作人員的要求相對比較簡單,一般員工經短期培訓即可上崗操作。
三、生產成本比較:這里所說的生產成本包括:水、電、燃料、藥劑、材料等消耗,全體員工的工資。
氯化法:中金集團中原黃金冶煉廠為0.20元/克 左右。
王水-萃取法:紫金集團黃金冶煉廠為0.30元/克 左右。
電解法:靈寶黃金股份公司精煉廠為0.04元/克 左右。
推薦產品
相關視頻